赵威后所说的“本”和“末”分别指 民众和 君主。在这个语境中,“本”指的是根本,即民众的福祉和生计,而“末”则指的是枝节,即君主的地位和权力。赵威后通过提问“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来强调民众的重要性,认为没有民众就没有君主,因此治理国家必须以民为本,不可舍本逐末,忽视民众的利益。
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民本主义的政治理念,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的安居乐业,而君主的权力来源于民众的拥护。赵威后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对后世的治国理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