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提前批的调剂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顺序志愿模式
提前批通常采用顺序志愿,第一志愿至关重要,录取概率远高于后续志愿。
若勾选“服从调剂”,调剂仅限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不可跨组调剂。
专业调剂限制
若有明确的专业意向,不建议勾选“专业服从调剂”,以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但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退档风险。
若想增加录取机会,可选择服从调剂。
志愿单位变化
江西省新高考改革后,提前批的志愿单位从“院校”改为“院校专业组”,考生需在专业组内选择具体专业,并满足选科要求。
投档规则细化
军事类:先投单志愿,再投平行志愿。
非军事类(如公费师范生):按1:1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未满额则征集志愿。
综合素质评价影响
部分院校(尤其是自主招生类)会参考社会实践、研究能力等非学业因素。
特殊要求
例如,航海类专业对身高、视力有硬性规定,填报前需了解相关专业的特殊要求。
调剂志愿系统
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按优先顺序排列。
学校根据综合素质、成绩、志愿选择等因素评估分析志愿和招生计划。
若学校发现未满额专业且有第一志愿,可能进行提前批专业调剂。
学生需确认志愿是否匹配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手续。
平行志愿模式下的调剂
新高考后,本科批次采用平行志愿模式,核心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若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体检不合格等原因被退档,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
建议
慎重选择专业调剂:除非对专业无明确要求,否则不建议盲目勾选“服从调剂”,避免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专业。
了解特殊要求:在填报提前批志愿前,务必了解相关专业的特殊要求,如身高、视力等。
关注投档规则:不同类别(如军事类、非军事类)的投档规则有所不同,需仔细阅读并了解。
确认志愿匹配:在确认志愿是否匹配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手续,以免错过录取机会。
这些规则旨在确保录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帮助考生更好地实现志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