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是苏轼在黄州定慧院寓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孤鸿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最终落在寂寞沙洲上的景象,表达了苏轼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遭受贬谪后的孤独和凄凉。
具体来说,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以孤鸿自喻,描绘了孤鸿在寒冷的树枝间飞来飞去,却始终不肯栖息的画面。这里的“拣尽寒枝”不仅是对孤鸿的描写,也是苏轼对自己在遭受贬谪后,依然保持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的写照。而“寂寞沙洲冷”则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孤寂和高洁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在黄州时期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另一种说法是,这句词还隐藏了一个有缘无分的爱情故事。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载,此词还有一序,讲的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苏轼至,甚喜。每夜闻苏轼讽咏,则徘徊窗下,苏轼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苏轼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苏轼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苏轼回惠,为赋此词。”。
综上所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词不仅表达了苏轼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还通过孤鸿的形象,反映了他在遭受贬谪后的孤独和凄凉,同时也隐藏了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爱情故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