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列传是 纪传体史书中记载人物事迹的部分,与帝王本纪、志、表等并列,是记录除帝王及王侯之外的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传记的体裁。
起源与发展
起源:正史中的列传部分最早由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他将列传定义为“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
发展:自《史记》之后,历代纪传体史书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均沿用列传这一体裁来记录重要人物的事迹。
结构与内容
结构:列传通常按照人物的官职或身份进行划分,如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将领等。
内容:主要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可能包括其家世背景、政治生涯、主要成就、社会影响等,并可能穿插其他人物的言论或评价。
权威性与影响
权威性:正史由官方主持编写,具有政府权威性,是官方钦定的正宗史籍。
影响:正史列传对后代的纪传体史书写作和纪传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例
《史记》:其中包含了七十篇列传,如《商君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详细记录了各位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
《汉书》:记载了东汉的历史,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列传,如《霍光传》、《苏武传》等。
正史列传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古代人物生平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通过正史列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