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以下是一些关于北京故宫的重点资料:
历史背景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历经明、清两朝,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
1925年,故宫辟为故宫博物院,成为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建筑格局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房间8707间。
建筑格局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核心,是皇帝和皇后的居所。
建筑特色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有四面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四角各有一座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复杂。
文物收藏
故宫藏有书画、陶瓷、雕塑等各类宝物191万多件,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古人的智慧。
世界文化遗产
1961年,故宫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故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主要建筑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
中和殿: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用于举行宴会和殿试。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的居所。
其他景点
御花园:位于宫殿后部,是皇室成员休憩的地方。
东六宫和 西六宫:位于内廷,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武英殿和 文华殿:位于外朝,是皇帝举行仪式和举行文渊阁大典的地方。
慈宁宫、 钟表馆、 珍宝馆等:其他重要建筑和展馆。
这些资料涵盖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收藏和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