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是一个 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耗散能力的参数,它是结构动力分析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阻尼比的准确取值对于结构动力响应的准确分析至关重要。由于阻尼机理复杂,实际建筑结构的阻尼比通常通过实测得到。
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建筑结构,其阻尼比的取值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规范中关于阻尼比取值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
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
高度不大于50m时可取0.04。
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可取0.03。
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
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
一般参考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
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在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能大于50米时可以取0.04的阻尼比值,高度大于50米小于200米的时候,就要取0.03,高度不小于200米的时候可以取0.02。如果偏心支撑框架部分的承担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的时候,其阻尼比可以比原本阻尼比增加0.005,而且在罕见的地震情况下弹塑性的分析中,阻尼比可以取到0.05。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取值应根据具体结构类型、使用材料和抗震设计需求来确定。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实测或参考相关规范给出的典型值来选取合适的阻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