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始建于 春秋时期,具体开始建造的时间为 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为邗沟。此后,这条运河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和延长,尤其是经过隋朝和元朝两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形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隋炀帝时期,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以及南粮北运,开凿了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了元朝,为了将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元定都大都后,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将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因此,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时期,经过隋朝和元朝的多次扩建和整治,最终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