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是由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一个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政策背景
发布时间:2022年2月21日。
发布机构:国务院。
规划目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品质的健康养老需求。
总体目标
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养老服务业态: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主要任务
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
普惠型养老服务: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银发经济: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养老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积极老龄观:践行积极老龄观,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发展要素支撑体系: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具体措施
居家养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
机构养老:新增床位和空位向社会开放,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
医养结合:推广中医特色服务,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体检。
农村养老:在偏远地区建设农村互助养老点,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养老服务。
人才培养:每年培训农村养老护理员,提供补贴。
养老产业发展:打造旅居养老示范基地,促进老年用品开发。
实施效果
养老床位:预计到2025年,全省养老床位总数将达到25万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
智慧养老
技术应用:推广智能手环、紧急呼叫系统等智慧养老设备,覆盖50%以上独居老人。
精神文化生活
老年教育:开设老年大学,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龄事业和产业
政策支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该规划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目标,旨在实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