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引脚功能详细讲解:
输出端
引脚1:输出端,用于输出经过放大处理后的信号。
引脚7: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个运放电路处理后的信号。
输入端
引脚2:反相输入端,用于输入负电压信号,通常与正输入端相连,形成一个差分输入结构。
引脚3:同相输入端,用于输入正电压信号,通常与反相输入端相连,形成一个差分输入结构。
引脚5:同相输入端,用于输入正电压信号,通常与反相输入端相连,形成一个差分输入结构。
引脚6:反相输入端,用于输入负电压信号,通常与正输入端相连,形成一个差分输入结构。
电源引脚
引脚4:负电源引脚(双电源工作时)或地(单电源工作时)。
引脚8:正电源引脚,用于为芯片提供工作电压。
其他引脚
引脚9和引脚10:内部补偿引脚,用于连接外部补偿电路,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和频率响应。
引脚11和引脚14:静态电平检测引脚。
引脚12和引脚13:无关引脚。
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通常在5V至15V之间)以保证芯片的正常工作。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入和输出配置,以适应不同的信号放大和处理需求。
利用内部补偿引脚进行外部补偿,以提高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