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刑法的规定,死刑主要适用于 极其严重的犯罪情况。具体而言,以下几种犯罪在情节特别严重时,可以被判处死刑:
内乱罪 (第77条第1款)。诱致外患罪
(第81条)。
援助外患罪(第82条)。
对现住建筑物等放火罪(第108条)。
爆炸罪(第117条)。
浸害现住建筑物等罪(第119条)。
颠覆列车等致死罪(第126条第3款)。
威胁交通罪的结果加重犯(第127条)。
故意杀人罪。
恶性团伙罪(如果被告人是一个涉及恶性团伙的头目)。
恐怖袭击罪(如果被告人被认定犯有恐怖袭击罪行)。
间谍罪(如果被告人被认定犯有间谍罪行)。
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判处死刑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 例如,行为人的手段是否极其残忍,犯罪结果是否特别严重等。 犯罪动机和目的
犯罪后的态度和行为:如被告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是否对被害人进行赔偿等。
社会影响和公众舆论:案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舆论导向有时也会对死刑的适用产生影响。
尽管日本刑法对死刑的适用条件有明确规定,但死刑的执行需要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和审查。日本社会对死刑的态度存在分歧,一些人主张保留死刑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安全,而另一些人则反对死刑,认为生命不可剥夺。总体而言,日本的最高刑罚是死刑,但死刑的适用和执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