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的自律性或他律性问题,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
他律论观点
陈晓娟在《〈声无哀乐论〉与自律论》中提出,《声无哀乐论》是他律论的观点。
胡郁青和刘嘉在《嵇康〈声无哀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中认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本质上是他律的,它是嵇康以和官方音乐美学思想相对立为目的,借以进行的带有某些浪漫气质的反抗。
自律论观点
蔡仲德在《“越名教而任自然”――试论嵇康及其“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提出,《声无哀乐论》是中国最有自律论色彩的音乐美学论著。
陈晓娟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提出,《声无哀乐论》是他律论的观点。
中和论观点
李曙明在《〈老子〉与〈声无哀乐论〉音乐观新探》中认为,《声无哀乐论》既非自律又非他律的“和律”论。
综上所述,关于《声无哀乐论》的自律性或他律性问题,学者们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它属于他律论,有观点认为它属于自律论,也有观点认为它属于中和论。这些不同的观点反映了学者们对《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多样解读和深入探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