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型电气设备按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隔爆型:
这种结构的电气设备具有一个牢固的外壳,能够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的高压而不损坏或变形。隔爆型设备通过结构间隙来冷却喷射出的燃烧生成物,使其温度低于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的自然温度,从而达到防爆效果。
增安型:
增安型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它通过使用高质量绝缘材料、降低温升措施、增大电气间隙和提高导线连接质量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火花、电弧和高危温度产生的可能性。
本质安全型:
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或标准试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
正压型:
正压型设备的内部保护气体压力高于周围气体压力,从而防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
充砂型:
外壳内充填细颗粒材料,以便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外壳内产生的电弧、火焰传播或壳壁或颗粒材料表面的过热温度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充油型:
全部或某些带电部件浸在油中,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无火花型:
这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电弧或高危温度,因此不能产生爆炸,但安全性相对较低,适合应用在2区危险环境之中。
特殊型:
采用国标GB3836—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未包括的防爆型电气设备或部件时,由主管部门制订暂行规定,送劳动人事部备案,并经指定的鉴定单位检验后,按防爆特殊型电气设备处置。
粉尘防爆型:
为了防止爆炸性粉尘进入设备内部,外壳的接合面应紧固严密,并加封垫圈,转动轴与轴孔间要加防尘密封。
这些分类方法帮助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防爆型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