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宋国的农夫,在田里干活时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但结果却是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地里的庄稼也都荒芜了。
具体来说,这个农夫原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耕种着田地,过着平淡而充实的日子。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时,突然一只野兔从旁边的树林中飞奔而出,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见状,又惊又喜,捡起死兔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美美地享用了一顿兔肉大餐。从那以后,他开始想入非非,觉得每天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太辛苦了,还不如守在树桩旁等着野兔自己送上门来。于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耕地、除草、施肥,而是把农具扔在一边,每天坐在树桩旁边,眼巴巴地望着树林,盼望着再有野兔跑出来撞到树桩上。日子一天天过去,农夫始终没有等到第二只野兔。他的田地因为无人打理,长满了杂草,庄稼也都荒芜了。而周围的邻居们依旧辛勤劳作,到了收获的季节,家家都堆满了粮食,只有农夫什么都没有得到,还成为了大家的笑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不能依赖偶然的好运,而应该通过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成功。守株待兔比喻那些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以及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