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燃料运输与储存
燃料(如煤、天然气等)从矿场或港口运送到电厂的储煤场或储油罐中。
燃料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品质检测和控制,以保证发电的质量和安全。
燃料制备
煤粉作为固体燃料,需要进行破碎、研磨、筛选等处理,以制备成适合燃烧的煤粉。
燃油作为液体燃料,需要进行储存和加热,以适应燃烧需求。
燃烧过程
制备好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后送入炉膛内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烟气。
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蒸汽发生与输送
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管道将压力和温度都较高的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
蒸汽在汽轮机中不断膨胀、高速流动,推动汽轮机高速旋转。
汽轮机与发电机
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变成电能。
发电机与汽轮机用联轴器相连一同旋转。
电力输出与传输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后送入输电线路提供给用户。
烟气净化与排放
燃烧后产生的热烟气经过锅炉的各部受热面传递热量后,流进除尘器及烟囱排入大气。
烟气需要经过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凝结水回收
汽轮机排出的凝结水进行回收处理,经过冷却、除氧后再次送入锅炉进行循环利用。
辅助系统
汽水系统包括给水、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凝结水回收等环节。
通风系统用送风机供给煤粉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用吸粉机吸出煤粉燃烧后的烟气并排入大气。
排灰系统将炉底排出的灰渣以及除尘器下部排出的细灰用机械或水利派往储灰场。
注意事项:
安全性
燃料储存和制备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燃料泄漏和环境污染。
燃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烟气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效率提升
合理规划蒸汽管道走向,减少弯头和阀门,降低蒸汽传输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设备维护
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并制定应急预案。
环境影响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需要经过处理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技术,提高烟气的排放质量。
通过以上流程和注意事项,电厂可以高效、安全地生产电能,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