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在乡村振兴中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规划的制定者
村支书需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计划等。规划的制定既要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又要贴近村民的实际需求。
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村支书要依托本村资源,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可能涉及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乡村旅游的推广等。
治理能力的强化者
村支书要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的村级组织体系,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执行者
村支书负责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级经济积累和实力。
村庄建设的领导者
村支书要抓好村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确保村庄整体面貌的提升。
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村支书负责维护本村社会、政治稳定,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村民服务的提供者
村支书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党建工作的负责人
村支书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抓好本村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村级组织的管理者
村支书负责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领导村民委员会、村经济组织、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等组织,支持和帮助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资源协调和整合者
村支书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包括政府支持、专家建议、社会资本等,确保乡村振兴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村支书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规划者、推动者,也是治理者、服务者,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带领村庄实现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