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骆驼》是一篇充满深情和哲理的散文,通过描绘骆驼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乡愁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赏析:
拟人化手法:
梁实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骆驼描绘成有情感、有思想的生命体。例如,“水汪汪的两只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骆驼内心的渴望和哀伤,仿佛它们也具有人的情感。
对比描写:
文章中通过对比动物园中的骆驼和儿时所见的骆驼,突出了作者对骆驼命运的感伤和深切同情。动物园中的骆驼显得孤独无助,而儿时的骆驼则带有家的温暖和亲切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借物言志:
梁实秋借骆驼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思乡愁绪。骆驼的悲惨命运象征着作者自身在政治上的失败和生活的无奈,而骆驼的坚韧和忍耐则反映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顽强精神。这种借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
细节描写:
文章对骆驼的描写非常细致,通过描绘骆驼的外貌和动作,展现了它们生活的艰辛和凄凉。例如,“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是一条破扫帚”,这些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骆驼的可怜和无助。
情感变化:
文章的感情富于变化,从对动物园里骆驼遭遇的同情,到对家乡骆驼的温驯的惊异,最后是对北方大陆骆驼命运的释然。这种情感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作者对骆驼命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梁实秋的《骆驼》通过拟人化、对比、借物言志等手法,将骆驼的形象与人生感慨和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章在情感表达上既深沉又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