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试赏析笛子曲《牧民新歌》

59

《牧民新歌》是一首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情感表达的笛子曲,它以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通过音乐展现了草原的壮丽风光和牧民的新生活。下面我将分别描述每段的感情特点和艺术处理手法。

引子

感情特点:引子部分以自由抒展的长调形式展现,充满了蓬勃激越之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自然的壮美。

艺术处理手法:简广易先生运用了羽调式的自然音列上下波动,自由伸展,同时结合垫音、颤音、滑音等笛子技法对旋律进行巧妙装饰,刻画出草原的宽广与生机。

慢板

感情特点:慢板部分表现了牧民悠然骑在缓行的马上,旋律悠扬流畅,展示了一种安详、幸福、恬美的意境。旋律中走马节奏的律动和羽调式旋律的强调,更渲染了北国草原的风光,富于内蒙古民族民歌风味。

艺术处理手法:在演奏上,俞逊发运用了气息控制和力度的对比,使旋律更加充满蓬勃激越之情,同时通过变宫为角的手法,使调式色彩的变化在抒情宁静的旋律中获得推动力。

小快板

感情特点:小快板以跳荡的吐音描绘牧民策马驰骋时蹄声哒哒的欢乐情景,节奏明快,情绪高涨,展现了牧民对新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艺术处理手法:在这一段中,主题音调的节奏被拉宽,以四个小段落展开乐思,各小段均为方整的十六小节,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富有民族传统多个曲牌联辍的结构特点。旋律热情舒展,深情地表达了马背上的骑手的坦荡胸怀和对社会主义的热情歌颂。

自豪的行板

感情特点:自豪的行板展示了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与草原的眷恋,旋律中透露出对草原壮美景象的深沉敬意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艺术处理手法:在这一段中,旋律线条流畅自然,起伏鲜明,通过细腻的细节处理,让听者仿佛置身于草原深处,目睹蓝天白云和无尽的绿草。颤音和叠音是这一部分最突出的表现技法。

结束段

感情特点:结束段情绪更为热烈,形成万马奔腾嘶呜声声的气氛,主音在小快板转调之后回落在羽调式,使全曲有很强的终止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艺术处理手法:在结束段中,急速的16分音符进行和强烈的节奏,形成万马奔腾嘶呜的局面,渲染出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旋律在更加欢快的气氛中出现,形象地模拟出骏马啸啸昂首甩鬃的勃勃英姿。

整首曲子通过不同的音乐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壮丽风光和牧民的新生活,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简广易先生的创作和俞逊发的演奏都使这首曲子成为了中国笛子曲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