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小学心理健康档案的填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学习情况(所在学校、年级、班级)
健康状况(是否有疾病、过敏史等)
家庭住址
寄住住址
血型
生理缺陷
兴趣爱好
个人病史
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情况(包括父母、祖父母、继父母或养父母等)
家庭气氛(宽松、一般、紧张)
家庭经济状况
父母职业和学历
亲子关系
直接监护和教育者
教育方式
学习经历
起止时间
在何校学习
担任职务
对当时所处集体的喜爱程度
学习成绩
习惯养成
思想品德
行为习惯
自控能力
体育运动
干部情况
获奖情况
自我评价
对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缺点的简短描述
人际关系
学习成绩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思想品德
行为习惯
身体状况
自控能力
困惑与烦恼
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辅导地点、时间、班主任、学生姓名、辅导缘由、初步分析、辅导过程、辅导效果、辅导感悟)
团体心理咨询记录(日期、时间、参与者、辅导内容、效果评估)
心理测评
通过问卷调查或心理测试评估学生的情绪状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心理支持与干预措施
记录学生接受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理疏导等措施
效果评估和后续跟进情况
其他重要信息
学生经历的重大事件
家庭成员变化
生活条件变化
教育环境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等)
在填写心理健康档案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为后续的心理评估和干预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