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率和城镇化率 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称呼,都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指标。具体来说,城市化率或城镇化率是通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来计算的。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人口向城市聚集的程度和过程。
在一些文献中,城市化率和城镇化率可以互换使用,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例如,有文献指出,“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它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
然而,也有文献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两个概念,以突出其侧重点。例如,有文献强调,城市化不仅强调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化,更强调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居民的转化;而城镇化则包括农村居民镇民化,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城镇化”乃至“返乡创业”,并安于“进城不落户”、“迁徙不定居”的半城市化生活。
总的来说,虽然城市化率和城镇化率在概念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在具体应用中,它们可能会被用来强调不同的方面。例如,在讨论政策时,可能会更关注城市化率,以突出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进程;而在讨论农村发展时,可能会更关注城镇化率,以突出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