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池的建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土池建造
地面处理:选择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将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
土坝建设:在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
池内清理:将池中及土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
塑料布铺设: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
加水: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
面积与宽度: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米的蝌蚪池即可,宽度最好不要超过2米。
水泥池建造
池体结构:水泥池一般采用水泥池,大小以5-20平方米为宜,池深0.8-1米,水深控制在20-30厘米。
孔洞设置:分设进水孔、排水孔和溢水孔,排水孔设在池底,作换水或捕捞蝌蚪时排水用;溢水孔设在距池底50-60厘米处,以控制水位;进水孔在池壁最上部。
防逃设施:灌水孔、溢水孔和排水孔都要在孔口装置丝网,以防流入杂物或蝌蚪随水流走。
土质池与水泥壁结合
初期饲养:以水泥壁土质池饲养效果好,池水较清,蝌蚪可以吸附在池壁上休息。
幼蛙登陆:在池中搁置一些木板、竹帘,以供幼蛙登陆。
面积与水深:水泥池面积一般为2-4平方米,池深50厘米,有排灌水孔,并留有陆地;若用土池培育蝌蚪,面积宜大些,一般为10-2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
网箱培育
网箱结构:网箱一般为长方体,面积5-10平方米,深0.8-1米,网体由塑料网缝合而成。
网目调整:10-30日龄的蝌蚪,用36-40目/平方厘米的网片;30日龄以后的蝌蚪,用16-36目/平方厘米的网片。
固定与浮动:网箱四周可用木桩或竹桩支撑,使箱体固定在一定水层之中,或安装浮子,利用浮力使网箱随水浮动于一定水层。
肥水管理
肥水目的:通过向水体中添加营养物质,促进有益藻类和细菌的生长,建立适合蝌蚪生长的生态系统。
肥水材料:根据水温、水质和蝌蚪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水材料,如复合藻源、硅藻种等。
肥水操作:在晴天上午、水温较高时进行肥水操作,每隔10-15天全塘泼洒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肥水剂。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养殖条件的蝌蚪池建造方式。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并注意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体清洁,以及合理投喂和管理,以确保蝌蚪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