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2020年修订版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心素养的强化
新增核心素养维度 2020年修订版在原有语言能力基础上,新增了 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三个维度,形成“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体系。
素养目标的细化
修订版对每个核心素养要素进行了具体描述,例如语言能力强调“掌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形成语言运用习惯”;文化意识要求“理解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等。
二、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分类调整
2017年标准采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级课程结构,而2020年修订版将必修课程作为基础,新增 选择性必修课程和 选修课程两类,形成“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三层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的融入
2020年修订版首次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必修课程体系,强调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综合素养。
三、教学目标的更新
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修订版强调培养学生的 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减少对语法和词汇的机械记忆要求。
强调过程与方法
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四、评价体系的完善
形成性评价的强化
修订版提出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轨迹。
与能力等级量表的对接
新版课程标准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ET-6、CET-7等)的对接更加紧密,但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关系。
五、其他调整
课程内容更新: 2020年修订版增加了“人工智能”“生态文明”等时代热点内容,体现课程的时效性。 文字表述优化
综上,2020年修订版在核心素养、课程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培养更具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