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

59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

推进产业升级转移: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科技引领和创新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开发区管理新体制,坚持集约节约、绿色发展,内外并举、开放发展,推动京津冀地区的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

构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格局:

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和河北为两翼,形成多节点支撑的区域空间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根据批复,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推进。

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以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为统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落地为抓手,强化“一核”辐射引领、“两翼”发力齐飞和重点产业链群建设。

具体功能定位

北京: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发展目标

近期(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

远期(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

这些思路框架旨在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措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