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安全控制要点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措施,涵盖设计、施工、监测及管理等多个环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核心控制要点:
一、设计阶段控制
地质与水文勘察
详细查明土层分布、地下水位、渗透性及不良地质(如流砂、软弱夹层),评估对周边建筑、地下管线的影响。
支护结构设计
根据深度、地质条件选择排桩、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等支护形式,验算抗倾覆、抗隆起等稳定性,确保安全系数符合规范。
降水与排水方案
设计管井、轻型井点等降水井布置,控制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0.5~1m,防止地表水渗入。
二、施工阶段控制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支护、土方开挖专项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明确开挖顺序、支护流程及应急预案。
支护结构施工
排桩/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垂直度偏差≤1/150,钢筋笼定位准确,混凝土连续浇筑。
内支撑体系:焊接节点牢固,预加轴力控制在设计值的50%~70%,分层开挖时同步安装。
土钉墙与锚索:注浆压力0.4~0.6MPa,张拉后定期检查预应力损失。
土方开挖控制
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均衡原则,严禁超挖,控制开挖速度与高差。
雨季施工需加强防雨排水措施,减少雨水对基坑的影响。
边坡与荷载管理
坑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施工机械与基坑保持安全距离,超载时加固支护。
三、监测与预警
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量、速率、方向,初始值测得不少于2次,变形异常时加密观测。
垂直位移:通过水准仪或全站仪实时监测。
变形预警机制
当位移速率超过规范或出现裂缝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加固措施并上报。
四、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监管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检查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机械验收及人员资质。
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
进度计划需满足安全性要求,关键工序(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需旁站监督。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基坑坍塌、涌水等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五、规范与标准
严格遵循《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等国家标准。
监理单位需对专项方案、监测报告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深基坑施工风险,保障工程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