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字体的种类和基本特点如下:
等线体
包括格洛特斯克和埃及体。
特点是有几乎相等的线条,前者像汉字中的黑体,完全抛弃了字脚,只剩下字母的骨骼,显得朴素端正,十分清晰,但过于平板,因此也称为无字脚体。
书写体
是在能够快速书写的民间手书体的基础上装饰加工而成的,也是斜体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特征是有着倾斜的角度和表现出运动的姿态,是一种活泼自由、号召力很强的广告字体。
变化体
是在各种字体(罗马体、哥德体、等线体和书写体等)的正体和斜体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变化、加工而成的。
特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艺术上作较大的自由变化,以加强文字的精神和感染力。
古典罗马体
又称文艺复兴体,产生于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精致典雅,高贵大方。
适用于标题文字和文本文字,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字体。
笔划往往会有些突兀,衬线等长且扁平,倾斜的字谷是其明显特征。
现代罗马体
1773年意大利字体设计师吉安巴蒂斯塔·博多尼设计。
字体的构造非常精确,严谨具有几何感,笔划粗细变化鲜明,有着笔直、无弧度的细衬线。
经常出现在海报、刊名、标题、书名和标志设计中。
斜体字(意大利体)
由意大利人创造的一种非常优秀而倾斜的手写体字体。
书写时较为自然方便,风格活泼流畅,柔和秀丽,字形瘦长,一律向左倾斜。
哥特体
又称哥德体,12世纪末由德国人通过对卡罗琳小写字体的改变而创造。
有着粗重的笔画、紧密的结构、带有尖角的字母形态,由于看上去密度很高,像纺织品的纹理,所以又称为肌理字体。
由于书写速度快而自然形成倾斜状,后经进一步加工演化而来的各种字体。
无饰线体字(黑体)
线条粗细相等,完全抛弃了字脚,只剩下字母的骨骼。
朴素自然端正有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字体各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艺术处理手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