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的小应变和超声波检测是两种不同的基桩检测方法,它们在检测原理、应用范围、检测效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检测原理
小应变检测:也称为低应变检测,其原理是将桩视为一维弹性杆状体,通过锤击或水电效应激振产生的震动波在桩身中传播。当波遇到桩身缺陷或桩底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反射波。通过检测这些反射波,可以分析桩身的完整性和混凝土的密实情况。
超声波检测: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通过预埋在桩内的声测管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通过分析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波幅衰减、频率、声时等声学参数,可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和缺陷位置。
应用范围
小应变检测:主要用于检测桩身完整性,如桩的扩径、缩径、夹泥等缺陷。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特别是对于长度超过40米的桩,超过部分不宜采用小应变的结果,但可以作为定性判定的辅助手段。
超声波检测:适用于检测直径不小于800毫米的混凝土灌注桩,可以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均匀性及完整性。由于超声波检测是CT扫描式的,如果准备工作及检测过程正确,可以测出桩身任何部位的混凝土缺陷。
检测效果
小应变检测:能够相对“定性”地判定桩身完整性,但对于桩身内部缺陷如裂缝、空洞等的检测能力有限,尤其是对于长度较长的桩,其检测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超声波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桩身内部的缺陷,但其检测结果受声测管布置、激振能量、桩身材料阻尼等因素的影响,且只能针对两根声测管之间的混凝土进行检测,无法有效测出桩的扩径等缺陷。
建议: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于承载力测试,应以静载试验为主,高应变为辅;对于桩身完整性的检测,可以综合高应变与小应变的结果,但应注意长桩的检测限制。
超声波检测适用于对桩身内部缺陷的详细检测,而小应变检测则适用于初步筛查和定性判定。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桩身的质量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