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拿来主义”主要是指 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事物的长处,为我所用。这一概念强调在面对外来文化和思想时,应当持开放态度,但并非盲目地接受,而是要有选择性地挑选、占有、创新。鲁迅认为,拿来主义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态度,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具体来说,鲁迅的拿来主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有选择性的拿:
鲁迅主张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要有明确的选择标准,即“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的过程。
批判性继承:
鲁迅强调在拿来主义的过程中,要对文化遗产进行批判性的继承,既要吸收其精华,又要去除其糟粕。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鲁迅认为,拿来主义不仅需要勇气去接受新的东西,更需要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以便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
反对“送去主义”:
鲁迅批判了当时的“送去主义”,认为一味地“送”而不“拿”,无法真正为中国赢得尊重和地位。
通过这些观点,鲁迅的拿来主义倡导了一种理性、开放、创新的文化态度,鼓励人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既要保持自主性,又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