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永逸”和“一蹴而就”是两个常用的成语,二者在含义和用法上有明显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一蹴而就 - 字面:
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 引申:强调完成动作的 时间短,常用于描述复杂或困难任务的一次性解决。
一劳永逸 - 字面: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 引申:侧重通过一次努力实现 长期稳定的结果,常用于需要反复处理或预防的问题。
二、核心区别
| 维度 | 一蹴而就 | 一劳永逸 |
|------------|-----------------------------------|-----------------------------------|
| 时间侧重| 强调“短时间完成”| 强调“一次解决长期问题”|
| 努力频率| 一次性完成| 需反复努力|
| 使用语境| 复杂任务的一次性突破(如人才培养) | 需要预防或反复处理的长期问题(如防洪) |
| 句式特点| 多用于否定句(如“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 多用于肯定句(如“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一劳永逸”) |
三、示例对比
一蹴而就:
“通过反复练习,他终于在比赛中一蹴而就。”(强调短时间内取得成功)
一劳永逸:
“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治安问题终于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强调一次措施长期有效)
四、总结
两者不可直接替换:
若需表达“快速完成”,用“一蹴而就”;
若强调“彻底解决且无需重复劳动”,则用“一劳永逸”。混淆使用可能导致语义偏差,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