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选址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条件
防尘、防潮、防雷、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机房应具备这些基本的物理环境条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安全。
避开污染源: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如锅炉房、停车场、污水处理站等。
远离水灾和火灾隐患区域:应避开厨房、居民区等容易发生水灾和火灾的地方。
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应避免选择经常有大震动或强噪声的地方。
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应远离广播电视发射塔等强电磁场干扰源,若无法确定干扰强度,需进行实地测量,并采取措施屏蔽干扰。
地理位置
地势较高、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机房应选择在地势较高、交通便利、通风良好的区域,以便于设备的运输、维护和管理。
避免人口密集区域:机房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域,以减少安全风险。
建筑要求
地质稳定、结构安全:机房主体结构需满足国家相关建筑标准,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
地面负荷:机房地面负荷每平方米不小于450kg,净高应达到2.7米以上。
配套设施
电力供给稳定可靠:机房应选择电力供给稳定可靠的区域,避免高压电线、高压变电站等危险区域。
交通通信便捷:机房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区域,以便于设备的运输和维护。
自然环境清洁:机房应选择自然环境清洁的区域,避免有害气体污染和辐射源。
其他要求
防盗设施齐全:机房应具备完善的防盗设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设备布置合理:机房内设备布置应合理,便于维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机房选址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地理位置、建筑要求、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机房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参照最新的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和《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等,以确保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