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别名包括:
蒲月:
五月初五端午节,许多人家悬挂菖蒲、艾叶于门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称“蒲月”。
榴月:
五月榴花红似火,又称榴月。
仲夏:
夏天分为仲夏、盛夏,仲夏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即为五月,所以称为“仲夏”。
呜蜩:
《诗经》上记载“五月鸣蜩”,蜩即是蝉,因此“鸣蜩”为五月的别称。
天中:
五月在一年中处于中期,因此有时也称为“天中”。
皋月:
农历五月又叫皋月。
午月:
古代中国人民还用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相匹配,因此五月又称为“午月”。
端阳:
五月初五,是“重午”,是中国传统佳节之一的端午节,所以五月又叫“端阳”或“端月”。
郁月:
五月有时也被称为“郁月”。
毒月:
农历五月有时被称为“毒月”。
蕤宾:
有时也称为“蕤宾”。
星月:
有时也称为“星月”。
盛夏:
五月是夏季的第二个月,有时也称为“盛夏”。
夏半:
五月是夏季的一半,有时也称为“夏半”。
芒种:
五月有时也称为“芒种”。
这些别名反映了五月在不同文化和传统中的多重意义和习俗。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