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设备时,为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劳保用品准备
穿戴工作服装、劳保手套、防护眼镜等劳动保护用具。
进入门禁车间时需佩戴人员信息卡刷卡进入。
安全分析与措施
按照五步法分析维修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需要动火作业时,按《动火管理规定》审批,开具动火令,并配备现场监护人和消防器材。
需要登高作业时,按《登高管理规定》开具登高令,佩戴登高安全用品,设置警示牌。
使用电动车时,遵守《电动车使用规定》,靠右行驶,速度不超过15km/h,佩戴安全头盔。
设备维修前检查
检查电、液、气动力源是否断开,并在开关处挂“正在修理”、“禁止合闸”等警示牌或专人监护。
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有浮药,如有必须采取措施后方可维修。
维修中安全
严禁维修处于运动状态下直接接触药剂的设备及部件。
多人搬抬机件时,应有一人指挥,动作一致,稳起、稳放、稳步前进。
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安全,防止工具脱落、工件飞溅造成伤害。
两人以上工作时,工件放置要整齐、平稳。
工具与防护用品检查
检查维修工具是否损坏、变形、松动,确保其功能正常且使用安全。
根据维修作业环境和可能面临的风险,配备并正确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耳塞等。
电气安全
检查电源线路电压和电流是否与设备额定值一致,检查接地线情况是否正常。
使用绝缘手套、电气绝缘垫等符合标准的电气设备。
机械安全
检查设备的控制器和安全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紧急停止按钮、条件闪光灯等。
确保机械设备表面清洁、润滑充足,无松动、变形或裂缝。
化学品安全
妥善存放化学品和材料,如油漆、溶剂等,并仔细阅读所有标签和安全数据表。
按照指示正确使用化学品。
维修后善后工作
清理现场,将工具归位,恢复设备到正常状态。
修复后务必进行试运行,确认无异常后再投入生产。
信息收集与准备
收集设备故障信息,如异常声响、停电、移动等,并准备相应的零配件及工具。
在拆卸医疗设备时,注意先后顺序,避免随意更改设备的电气线路。
通过遵循以上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维修设备时的安全风险,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