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这首词的开头部分,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基调。以下是对这句词的赏析:
点明时节与氛围
“寒蝉凄切”点明了时间是秋季,寒蝉的叫声在秋天显得尤为凄凉急促,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对长亭晚”表明时间是傍晚时分,长亭是古人送别的地方,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骤雨初歇”则描绘了急雨刚刚停歇的景象,环境的清冷与人物的心情相呼应,为下文的离别之情做了铺垫。
情景交融
词人通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个典型景象,将时间、地点、事件紧密结合,烘托出离别的凄清氛围。
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蝉、雨与作者的心情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戏剧张力
“对长亭晚”的“晚”字,有“久”、“迟滞”、“延宕”的意思,与“留恋处,兰舟催发”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戏剧性的张力。
寒雨萧萧,正是兰舟迟发的原因;而雨停后,兰舟催发,这欣喜旋又转成悲哀,这种情感的起伏变化,使得全词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情感的张力。
情感表达
通过这句词,词人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寒蝉的凄切、长亭的惆怅、骤雨的初歇,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感伤的画面,使人不禁为词人的离愁别绪而动容。
综上所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词通过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象和离别的场景,成功地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哀伤和无奈,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基调,并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