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时,应遵循以下结构和内容指南:
总结主要研究结果:
重申研究的主要发现,确保读者对研究的贡献和成果有清晰的认识。避免重复正文中的描述,而是进行升华和概括。
回答引言中的问题:
确认研究是否解决了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形成研究的闭环,确保前后呼应。
评价研究的价值:
阐述研究对领域理论或实践的贡献,包括其理论或实践意义,保持评价的严谨和实事求是。
说明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
明确指出研究中的局限性和未解决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基于不足之处,提出改善建议或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格式上,结论部分应作为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书写,不加章号。字数约600-800字,仅包含文字表述。结论中一般应阐述以下内容:
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结论必须清楚地表明本论文的观点,有什么理论背景的支持,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等。若用数字来说明则效果更佳,说服力最强。
避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以免使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从而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对于一篇毕业论文的结论,上述基本结论是必需的,而不足之处和研究建议则视论文的具体内容可以多论述或少论述。论文的结论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结论段的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条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3)等,每条成一段,包括几句话或1句话。如果结论段内容较少,可以不分条写,整个为一段,几句话。
结论部分应简洁明了,避免出现繁琐冗余的内容。使用精炼的文字,表达出论文的研究总结、研究成果、讨论结果以及实践意义等内容,使得结论部分更加简洁明了。
结论部分应该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书写,使得毕业论文结论部分更加统一、规范。
在写毕业论文结论部分时,要重视审阅过程,了解评审人对论文结论部分的要求,根据审阅人的要求进行修改,以便让论文结论部分更加优质、准确。
综上所述,结论部分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是展示论文整体逻辑和学术价值的关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