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勘定边界的过程涉及多个条约和谈判,具体时间节点如下: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作为两国东部边界的界线。
1860年:
中俄《北京续增条约》签订,进一步明确了吉林段边界的划分。
1861年:
中俄《勘分东界约记》签订,确定了中国东北边界的走向。
1862年:
中俄在塔城举行边界谈判,但未能达成协议。
1864年:
中俄在塔城重开谈判,并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了中国西北边疆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1885年:
俄国派遣勘界大臣前来办理界务,吴大澂被委任为勘界官赴吉林与俄官划分边界,此次勘界被称为1886年中俄珲春勘界。
综合以上信息,中俄边界的最终勘定是在 1886年完成的,这一过程涉及多个条约和多次谈判,最终确立了中俄两国的边界线。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