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之所以改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因为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这一概念不仅涵盖了城乡之间的统筹和协调,还强调了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和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城乡发展一体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布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将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筹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基础设施:
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无缝对接,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产业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避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公共服务:
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普及和共享。
环境保护:
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城乡之间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治理:
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城乡之间的社会治理合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城乡发展一体化旨在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吸取苏联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而探索制订出的一系列城乡发展策略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