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Express(简称PCIe)是一种 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用于取代之前的PCI和AGP总线。以下是关于PCIe总线的详细解释:
发展历程
2001年:英特尔公司在春季提出了新一代I/O总线技术的概念,称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
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
2002年:完成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
技术特点
点对点串行连接:与PCI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不同,PCIe采用点对点串行连接,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
高带宽:PCIe能够提供比PCI更高的数据传输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
可扩展性:PCIe支持热插拔和热交换,方便用户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添加或移除设备。
低延迟:由于采用串行连接,PCIe的延迟较低,适合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如图形处理和高性能计算。
应用领域
图形处理:PCIe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显卡,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满足图形渲染的需求。
存储:如固态硬盘(SSD)和RAID控制器等存储设备也常使用PCIe接口。
网络:部分网络接口卡(NIC)也采用PCIe接口,以实现高速网络传输。
其他:包括声卡、视频编解码器等设备也常使用PCIe接口。
版本
PCIe自2002年发布以来,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从最初的PCIe 1.0到最新的PCIe 5.0,带宽和性能不断提升。PCIe 5.0的传输速率达到了80 Gbps,是PCIe 1.0的8倍。
总的来说,PCI Express(PCIe)是一种高效、高速的总线接口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应用场景,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