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预测和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文化典籍。它包括《连山》、《归藏》和《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失传,只有《周易》传世。
易
“易”本义为日月为易,阴阳交替。在《周易》中,易有三种含义:变易、简易、不易,但核心含义是变易。
经
“经”指经典,代表不变、常则。
卦
“卦”是悬挂之义,把自然现象悬挂起来便于观察。易经通过卦象来表示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
爻
“爻”是交错之义。易经借助阴阳交错构成不同的卦象。
阴阳
阴阳是宇宙中两种相对而对立的力量,如太阳和月亮、男性和女性等。阴代表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晦暗;阳代表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
阴爻与阳爻
阴爻用六表示,是断开的横线;阳爻用九表示,是连续的横线。
九与六
九为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最大阳数,所以用九表示阳爻;六为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为成数,成数六与八属阴,六比八小,所以以老阴六表示阴爻。
刚爻与柔爻
刚爻指阳爻,柔爻指阴爻。
彖辞与爻辞
彖辞是断语,用以判断或概括一卦的含义;爻辞解释一爻的含义。
象
“象”表示像的意思,用来模拟形态与事理。卦象为大象,爻象为小象。
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周易》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是入门学习《周易》的必备知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