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模拟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荷的存储和转移。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
CCD移位寄存器由N型或P型硅衬底、二氧化硅薄层、金属电极以及适当的输入和输出电路构成。这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器阵列形成了一个规则的电容网络。
电荷存储
在设定的积分时间内,光敏单元对光信号进行取样,将光的强弱转换为各光敏单元的电荷量。这些电荷被存储在PN结附近的势阱中。光越强,势阱中收集的电子越多,光弱则反之。
电荷转移
移位寄存器中的电荷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沿着转移栅从一个单元移动到下一个单元。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时钟脉冲的相位和幅度,可以控制势阱的深度,从而使注入的信号电荷在半导体内作定向传输。
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是通过偏置PN结收集电荷,然后进行放大和复位,以离散信号的形式输出。由于光敏元可以做得很小,因此CCD的图像分辨率很高。
时钟信号控制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依赖于时钟信号。当时钟信号变化时,输入数据会从一个触发器传递到下一个触发器,依次进行移位操作。每个触发器的输出都会作为下一个触发器的输入,数据在触发器之间以一定的顺序传递。
类型和功能
根据移位方向和数据输入输出方式的不同,移位寄存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单向移位寄存器、双向移位寄存器、环形移位寄存器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数据的平移、循环移位以及逻辑运算等功能。
总结起来,CCD模拟移位寄存器通过电荷的存储和转移,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实现信号的定向传输和输出。其高分辨率和良好的图像质量使其在图像处理和传感器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