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下是一些关键资料和细节:
蓄须的原因
梅兰芳因喜欢唐朝时期的名将戚少商,经常扮演他的角色,也因此留起蓄须。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日本驻港司令官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选择蓄须明志,表示不给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
蓄须的过程
1941年12月,梅兰芳在香港沦陷后,为了避免为日本人演出,他蓄起了胡须。
梅兰芳因牙病半边脸肿胀,日本驻港司令官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梅兰芳回到上海老家,继续蓄须,对外称自己“上了年纪,嗓子坏了,早已退出舞台”。
蓄须的影响
长期不演戏,梅兰芳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但他坚决不为侵略者演出。
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剃掉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社会评价
梅兰芳的蓄须行为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体现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他的行为不仅得到了国内人民的支持,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展示了中华文化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资料和细节展示了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民族气节,他的蓄须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