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看板的管理使用主要遵循以下步骤和规则:
看板的编制
看板内容应齐全,包括产品名称、型号、件号、件名、每台件数、生产的工序或机台、运送时间、运送地点、运送数量、放置位置、最低标准数量等。
识别标记应醒目,使用不同颜色标记清楚,背面号码容易看出。
看板应便于制作、保管和处理,做到耐油、耐蚀,不容易破损。
看板内容应与实物相符,随实物传递,采用便于与实物相适应的形式。
看板的使用规则
后工序到前工序取货,实施看板管理,确保后工序在必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必要数量的零部件,防止因脱节而生产不必要的产品。
禁止不带看板领取部件,禁止取超过看板规定数量的部件,实物必须附有看板。
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领取的数量,即各工序只能按照后工序的要求进行生产,不能生产超过看板所规定数量的产品,以控制过量生产和合理库存。
进行均衡化生产,实施看板管理只对最终总装配线下达生产数量指令,均衡生产是看板管理的基础。
必须使生产工序合理化和设备稳定化,实行作业的标准化、合理化和设备的稳定化,消除无效劳动,提高生产率。
根据看板进行微调,适应后工序订货的要求,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尽量不给前工序造成很大的波动。
看板的具体使用方法
工序内看板管理:看板必须与物理对象一起移动,即与产品一起移动。当中间产品在后续流程中被收集时,取下挂在产品上的看板,然后悬挂过程间看板进行收集。生产是根据看板的移除顺序和这些看板指示的数量进行的。
信号看板管理:信号看板挂在成批制作出的产品上面。如果批量减少到参考号,删除看板,返回生产过程,并按照看板的指示生产过程。没有摘牌则说明数量足够,不需要再生产。
工序间看板管理:使用零件时,删除看板并将其放在工作地点设置的回收箱中。看板回收箱中的工序间看板所表示的意思是“该零件已被使用,请补充”。
看板的编制设计要点
设计看板时,应考虑到便于制作、保管和处理,同时注意看板内容与实物相符,便于与实物相适应。
通过以上步骤和规则,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生产看板实现准时生产,消除工序间的库存贮备,防止工序间因过量制造或供应脱节而造成的无效劳动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