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是一部描绘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多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以下是出自《二十四孝图》的部分故事: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因其孝顺行为感动天地,家中泉水喷涌,每天还有鲤鱼跃出,从此用这些供奉婆婆。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人,其曾祖母长孙夫人年老牙齿脱落,崔山南的母亲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后来崔山南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依然孝敬祖母。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人,身为高官,每天晚上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因其孝行感动了天帝,大象和鸟来到历山帮他耕田和除草,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最终舜登上天子之位,仍然尊敬父亲,并把象封为诸侯。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为了让父母开怀大笑,七十岁的他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像孩子那样戏耍,摔倒时装出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啼哭。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郯国人,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百里负米:
子路,孔子弟子,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做官以后,仍然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芦衣顺母:
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其母早逝,父亲续娶后母,后母生了两个儿子,但后母常常虐待闵损,闵损却始终孝顺如初,甚至愿意代母受罚。
卖身葬父:
董永,东汉人,为了埋葬父亲,卖身葬父,后来得到仙女的帮助,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刻木事亲:
丁兰,东汉人,为了替生病的父亲买药,竟然在山中砍树卖钱,这种孝心感动了神仙,最后父亲病愈。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孝子的孝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