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 特色: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热情好客。
节日: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射箭等)。
饮食:奶茶、手把肉。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
住房:蒙古包(毡包)。
回族 特色:
遵循伊斯兰教教义,饮食上以清真食品为主。
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
饮食:清真食品(不吃猪肉)。
服饰:男子戴白色圆帽,妇女戴盖头。
住房:与汉族基本相同,砖木结构瓦房。
维吾尔族 特色:
能歌善舞,擅长种植瓜果。
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
饮食:手抓饭、烤羊肉。
服饰:男子多穿长袍(袷袢),戴四楞小花帽(朵帕)。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
苗族 特色:
服饰精美多样,银饰工艺精湛,歌舞丰富。
节日:芦笙节、苗年、春节。
饮食:稻米为主食,喜欢吃酸辣味和腌制的食品。
服饰:男子穿黑色长衫,腰系红色腰带,头戴白色头巾;女子穿五彩长裙,头戴花环。
住房:吊脚楼。
藏族 特色:
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
节日: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
饮食:酥油茶、青稞酒。
服饰: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
壮族 特色: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惯。
节日:中元节、魂节、三月歌、吃立。
饮食:无特殊饮食描述。
服饰:无特殊服饰描述。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
土家族 特色:
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
饮食:无特殊饮食描述。
服饰:无特殊服饰描述。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
黎族 特色:
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襜。
节日:三月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饮食:无特殊饮食描述。
服饰:无特殊服饰描述。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
彝族 特色:
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
节日:火把节、彝族年。
饮食:无特殊饮食描述。
服饰:男子常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宽大长裤,女子则喜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
白族 特色:
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
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
饮食:无特殊饮食描述。
服饰:无特殊服饰描述。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
纳西族 特色:
披羊披肩。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
饮食:无特殊饮食描述。
服饰:无特殊服饰描述。
住房:无特殊住房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