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学派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如下:
基本观点
认知发展理论:由让·皮亚杰提出,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先天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过程适应环境,从而获得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智力发展。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受到成熟、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教育目的:教学目的应培养幼儿主动独立探索世界和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动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学应刺激幼儿的心智发展,使他们成为智慧的探索者而非博学家。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为依据,教材的结构内容应与儿童智力发展的结构相互适应。通过活动教学法、游戏、实验和视听教学等方式实施教学。
教学法则:教学应按照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来组织,发现最佳方法和环境,帮助幼儿促进其认知或智力的发展。
启示
适应学生认知发展: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教学。
促进认知发展:教学应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条件,通过活动、游戏和实验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个别化教学:注重个别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
重视活动和探索:鼓励儿童通过活动和具体事物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好奇心,促进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认知发展学派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强调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环境适应性,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这些观点对现代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