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的“平仄”是指 每一句诗的音节的音调关系。平音指音节的音调平缓而不刺耳,仄音指音节的音调拔高而较为刺耳。平仄分布的规律为“平平仄仄”,通常一个对联的两句绝对音节数相等,比如七言对联每句有七个音节,五言对联每句有五个音节。按照平仄规律排布,每句中第一、第五个音节为平音,第二、第四个音节为仄音,第三个音节既可以为平音又可以为仄音。
具体来说,平声相当于汉语的一二声,仄声相当于汉语的三四声。在对联中,平仄的要求是相对着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则是平声。这种声律的相对性,是为了达到音韵的和谐与悦耳动听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句七言绝句,其平仄可以是“烟柳画桃红”(平平仄仄仄平平)。这里,“烟”和“画”是平声,“柳”和“桃”是仄声,“红”是平声。
总结起来,对联中的平仄是构成对联音韵美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平仄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对联更加和谐、优美。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