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顺口溜绕口令是东北地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通常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能够锻炼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音准确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东北顺口溜绕口令:
钥匙和锁的故事
钥匙好像没了,你把锁别别。
到底没没没。
我也不道没没没。
要没没你让我别,别别了,别秃鲁了咋整,你个个别。
我个个别就个个别。
钥匙找到了,锁坏了。
我就说没没,你个个非得别别别别的。
刚才我个个也不道没没没,就别别,别别怎的了,别坏了再买一个呗,你了了啥啊。
我了了啥了我了了。
你了了了了的还了了啥了你了了?别了了了!
下回没没就没没,没了就是没了,告你别别就别别,别个个瞎别了。
山上的三老子、三小子、三哥三嫂子
山上住着三老子,山下住着三小子,山腰住着三哥三嫂子。
山下三小子,找山当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当腰三哥三嫂子,借给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枣子。
东北方言绕口令
东北人、东北神、东北的妹妹靓死人。
东北的地、东北的坡、东北的帅哥就是多。
东北的山、东北的水、东北的女孩就是美。
东北的草、东北的树、东北的男人就是酷。
麻雀蛋的故事
麻雀蛋,溜溜滚,张家哥哥去买粉。
买的粉,不会搽,张家哥哥去买麻。
买的麻,不会搓,张家哥哥去买锅。
买的锅,不会捂,张家哥哥去买鼓。
买的鼓,不会敲,张家哥哥去买刀。
买的刀,不会切,张家哥哥去买铁。
买的铁,不会打,张家哥哥去买马。
买的马,不会骑,张家哥哥去买犁。
买的犁,不会耕,张家哥哥去买针。
买的针,不会做,张家哥哥去买扣。
买的扣,不会织,张家哥哥去买尺。
买的尺,不会量,张家哥哥去买秤。
买的秤,不会称,称条鲤鱼十八斤。
老齐和老吕的故事
老齐欲想去卖鱼,巧遇老吕去牵驴。
老齐要用老吕的驴去驮鱼,老吕说老齐要用我老吕的驴驮鱼就得给我鱼,要不给我鱼就别用我老吕的驴去驮鱼。
二人争来争去都误了去赶集。
涩柿子树和石狮子的故事
山前有四十四棵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
山前的四十四棵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
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涩柿子树。
不知是山前的四十四棵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还是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涩柿子树。
司小四和史小世的故事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
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
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
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
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这些绕口令不仅富有节奏感,而且充满了地方特色,是东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这些绕口令,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发音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