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通信制造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49年以前—通信产业萌芽阶段
解放前,中国的通信发展还停留在电报和无线电机的层面。通过引进国外的电报设备到自行开办磁石式电话局,再到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通信技术在摸索中逐步发展,为后续的进步打下了基础。
1949年—1978年通信行业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通信发展主要围绕服务于党政军各部门的需求,普及范围有限。重要事件包括1950年开通的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和1954年研制成功的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78年—1983年通信产业自主可控阶段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展,设立新的行政体制,并实施开放政策。1983年,中国推出第一款电报自动传输系统,标志着通信产业步入自主可控阶段。
1983年—2000年通信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通信产业在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1998年,国务院撤销邮电部,将其并入电子工业部重组为信息产业部,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为后续的电信产业改革奠定了基础。
2000年至今通信产业现代化阶段
从21世纪初至今,中国通信产业经历了从2G到5G的演变,实现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语音通话到数据传输的飞跃。2002年,中国电信南北分拆方案确定,新中国电信集团及中国网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吉通并入网通集团。2013年,中国进入4G视频时代,支持高清视频通话和在线视频观看等业务。
综上所述,中国的通信制造业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到如今的现代化阶段,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标志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