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禹锡《缺题·故人日已远》赏析
《缺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故人离开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情感的细腻捕捉与抒发。诗中“故人日已远”一句,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更寓意着人们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曲已 silenced”则预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寂寥。“酒难斟”一句更是暗含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夜深人无眠,寒气侵帘幕”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离别后依然无法摆脱的情感重负。诗中“唯有杜康”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诗歌与心灵的纯粹投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更是将情感融入了一首与自身相知的饮酒诗。“独对一樽酒,欲解忧难消”一句,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最终却无法摆脱这份深深的孤独感。
【译文】
故人已经离开很久了,窗下古琴已许久没弹,早已经积满了灰尘。自己自斟自饮借酒浇愁,岂料独酌了无趣,愁浓酒难消,力不能斟酒,乃是心不堪其苦。此时夜已深,人无眠,寒气透过稀疏的帘幕侵室,遥望见远处夜色中萤火点点,忽明忽暗,夜色静谧而幽阔;起身徘徊庭院,更深露重寒湿衣。天地间的一切物象和声响都触动情思,此时内心的这份孤独苦闷渐积如山重,心灵似乎也不堪承受其重。
【鉴赏】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首联,睹物思人,才发现故人离去的在心中,在生活的留下空白里,岁月的流逝、人事的变化未然填补了这些空白,人还是心中不可或缺的唯一的知音人。古有伯牙摔琴谢知音,今作者也应知音离去而尘封心曲,无处诉衷肠,深藏于心的对友人的思念于典型的场景、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溢出,奠定全诗忧伤的感情基调。
自然引出颔联: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对“一樽酒”往昔饮酒欢笑场景历历在目,而今故人已远,独留自己在故地黯然神伤,触目皆伤心,寂寞如影随形,终于挨到天黑,又能否摆脱这份孤寂呢?
颔联: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露重”可见诗人因相思所苦在庭院中久久站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凝神痴呆的形象。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望月怀远”是自古的母题。月色凄迷,不应有恨偏照无眠人。“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白居易《秋晚》)“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张辑《疏帘淡月·秋思)诗人精选物象营造了静谧、凄冷、幽阔的氛围,以景的清冷、幽寂来表达因故人不在身边的孤寂,感伤的心情和对故人难遣难寄的相思之情。
尾联: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直抒胸臆,“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响,如万籁俱寂。结尾将情感推向极致,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盈满天地间。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