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清明》鉴赏
创作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天气变化与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人通过描绘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表达了对孤独和凄迷之情的深切感受。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生动,更透露出内心那份难以言说的愁绪。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描写,不仅是对前一句的补充,更是为诗作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并暗示着诗人独自一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希望。
如何排遣愁绪呢?诗人自然想到到酒家歇息脚,或是饮上一壶解寒。然而最重要的是他要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诗作便以“借问酒家何处有?”这句话为起点,在隐喻式的对话中引导读者进入诗中的画面与情感。
诗作最后用“三字”这样的谐音梗带点,成为后世将酒家尊为“杏花村”的雅号。诗人也以这一句结束了整首诗的叙述,留给读者留有未尽之思。
杜牧创作的《清明》诗作
借问酒家何处有?
[注释]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2. 借问:请问;3. 遥指:远远地指着。
1. 竖起的急雨倾盆
2. 轻狂的孤影迷离
3. 何处酒家有?
4. 此情无言一直
5. 岁月如歌轻响
6. 红杏绽放醉人烟
7. 长安夜雨难晴
1. 困在异乡,独饮清酒
2. 一壶清酒,促诗吟诗
3. 虚空对影,谁是落花?
4. 热泪难消,愁绪难平
5. 竹影长青,人却老去
1. 诗作虽短,意如绵长
2. 而今独存,犹未尽收
3. 唉叹千年后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