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社区主职近30年的待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退休金
社区居委会主任是由街道办事处派遣的正式干部,属于公务员。30年工龄的社区主职干部,退休时计算退休金与其他公务员一样,职级基本工资和工龄工资按90%计算。
一次性特殊奖励
对在社区工作连续满10年、20年、30年的人员,给予2000元、5000元、1万元不等的一次性特殊奖励。
职业津贴
依据取得社工职业资格按照初级200元、中级300元、高级500元的标准按月发放。具体薪酬标准由各市(州)结合本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财政状况确定,并建立动态调整和正常增长机制。
工资级别和薪酬
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级别最高的为18级,这个工资级别相当于公务员的级别工资和岗位工资的总和。工作年限达到30年以上,且担任社区正职的,薪酬系数可以达到1.69,对应的工资为6591元(实际到手工资可能因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扣除而较低)。
社区正职工作人员,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的,薪酬系数为1.19,每月工资为4641元(实际到手工资约3000元)。社区副职,工作年限在34年以上的,薪酬系数为1.54,每月工资为6006元(实际到手工资约4000元)。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薪酬待遇由基础工资(含个人应缴纳社会保险部分,不含单位应缴纳部分)和绩效奖金两部分构成。基础工资占70%,绩效工资占30%。薪酬待遇根据全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系数确定起步薪酬,并根据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联动调整,一般每2年调整一次。
实施“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后,社区工作者的每月平均工资由原来的约2500元提升至约4500元,涨幅高达2000元。
离任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
对离任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工资定为三个档次,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每月工资分别为700元、800元、900元。
建议
综合考虑: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担任社区主职近30年的待遇包括退休金、一次性特殊奖励、职业津贴、工资级别和薪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具体待遇水平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了解当地政策:建议咨询当地社区办或民政局,了解具体的政策和待遇标准,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待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