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形容真心实意地邀请或拜访有才能的人。
草船借箭:
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和曹操的多疑性格,巧妙地借来十万支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蜀汉国家竭尽心力,最终病逝于前线,形容贡献极大,死而后已。
望梅止渴:
曹操在军队行军途中,通过让士兵想象吃梅子来解渴,激励士气。
刮目相待:
吕蒙通过学习进步巨大,让鲁肃对他刮目相看。
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形容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信仰。
单刀赴会:
关羽只带一把刀赴鲁肃的宴会,表现了其胆识和忠诚。
水淹七军:
关羽利用天降大雨,淹没了曹操的七支军队,大获全胜。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在逃离曹操时,连过五个关卡,斩杀了六名将领,表现了其英勇。
败走麦城:
关羽在麦城之战中失败,被东吴军队俘虏并杀害,形容英勇失败。
舌战群儒:
诸葛亮在东吴与众多儒士辩论,最终说服他们与刘备结盟。
空城计:
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的大军时,因兵力不足,采用心理战术,吓退了敌军。
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不得不含泪将其斩首,表现了其严明的军纪。
兵贵神速:
郭嘉建议曹操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迅速行动,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吕蒙通过学习进步巨大,让鲁肃对他刮目相看。
坚壁清野:
荀彧建议曹操在防守时坚壁清野,消耗敌人的粮草和战斗力。
老骥伏枥:
曹操在晚年仍保持着雄心壮志,比喻有志向的人虽年老但仍有雄心。
奋武扬威:
姜维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扬威敌军。
负重致远:
庞统在搬运粮草时表现出的坚韧和耐力。
一亲芳泽:
曹植与甄宓之间的故事,形容男女之间的亲密接触。
一手包办:
典韦在保护曹操时表现出的忠诚和能力。
一举两得:
臧洪在一次行动中同时达到了两个目的。
割须弃袍:
曹操在逃亡过程中为了掩饰身份,割去了自己的胡须并丢弃了战袍。
得陇望蜀:
曹操在占领陇右后,又觊觎蜀地,形容贪得无厌。
五内如焚:
蔡琰在战乱中遭受苦难,内心极度痛苦。
断头将军:
严颜在被张飞俘虏后,坚定表示只有死战到底,不屈服于敌人。
懊悔无及:
曹真在探查敌军虚营后,因未能及时识破而感到懊悔。
傲睨得志:
曹操在战胜马超后,态度傲慢,得意忘形。
威风凛凛:
形容人威严庄严,气势逼人。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深刻反映了《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