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节选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悬崖边的树》
作者:曾卓
内容:“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黄山松》
作者:徐速之
内容:“百代千年立险峰, 挺身昂首傲苍穹。”
《送张厚浙东谒丁常侍》
作者:许浑
内容:“青山有雪松当涧,碧落无云鹤出笼。”
《涧底松》
作者:白居易
内容:“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悬崖边的树(外5首)》
作者:蔺保东
内容:“置之绝境,再无退路 命悬一线,即使万丈深渊 已无挂碍,仅凭一念 攀住垂落黑夜的悬崖之巅 在雷霆和闪电炸裂的一刹 根须渗入绝壁罅隙 风从四面汹涌而来 千百次摧折,磨砺 又一再如弯弓复原如初 痛饮千腔寒露与冰雪 在天空下,抓住鸟寂静的脚 如如不动,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悬崖边的树》
作者:老高
内容:“我是一棵 悬崖边的树 我的命运 源起于一只麻雀 尖尖的喙 虽然终我一生 都在战战兢兢 疲于奔命 但我依然对这世界 充满感激之情 我要感激 那从天而降的雨丝 让我扎下了幼小的根 我要感激石缝间 那些许的泥土 是它给了我 一个简陋而温暖的家 并让我看到险峰之上 那独一无二的 绝美的风景”
《照眼梅花雪作堆》
作者:刘学箕
内容:“照眼梅花雪作堆,险崖寒谷带春回。”
这些古诗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树在悬崖边的景象,有的通过描写树的坚韧和孤独,有的通过树的生长环境,展现了树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力。